公司新闻

能化 纯碱长期仍存在供需压力 预计反弹空间有限

2025-01-17


  隔夜油价收涨,EIA数据显示美国仍呈现高开工率下的原油去库成品油累库。目前伊朗、俄罗斯供应担忧被进一步放大,原油预计加速冲顶,后期主要关注油价延续高位后OPEC+增产表态、以及特朗普政策及需求指标的负反馈力度。

  燃料油跟随外盘原油走弱,高硫延续地缘主导的高估值局面,在OPEC+确定增产前供应偏紧难以证伪,裂解价差预计延续强势。低硫方面短期主要关注海外柴油强势的延续性,但年内难以摆脱过剩预期,高低硫价差仍预计震荡走缩。

  1月虽然供应仍维持历史同期偏低水平但此前延续的去库格局结束转为累库,从这个角度来看,此前托举价格的因素已发生反转,沥青基本面驱动有限,成本端原油延续上涨叠加库存绝对低位对价格有较强支撑,但考虑到需求走弱及中下游对高价接受度不佳均限制沥青上方空间。

  原油走强和美国寒潮均带动国际市场上行,且丙烷对原油比价目前仍然偏低,短期有望维持偏强。国内PDH复产,终端节前备货,需求整体向好,炼厂气价格有所上调。现货端仍有跟涨动力,但临近仓单集中注销,盘面基差难以进一步收缩,原油回落前盘面维持震荡偏强。

  尿素行情持续上涨的动力不足。下游备货积极性有所增加,生产企业库存由升转降。日产预计缓慢回升,但需求推进较慢。复合肥及三聚氰胺企业开工持续下滑,储备需求逢低跟进,今年整体雨水较少,农业备肥进度相较往年偏慢。尿素供需矛盾突出,生产企业库存高位,苏皖地区农业刚需有所增加,春节前成交预期好转。

  甲醇盘面震荡偏强运行为主,华东基差小幅收窄。本周沿海地区到港量大幅回升,华东地区累库。海外装置整体开工维持低位,下游利润受到挤压,烯烃行业开工持续下降,传统需求延续弱势,内地厂家节前排库需求相对较多,生产企业延续去库。后续进口量存在大幅缩减的预期,但内地装置开工维持高位,短期行情区间震荡运行为主。

  聚乙烯方面,市场交投气氛疲软,贸易商多随行跟跌。终端需求逐渐减弱,订单跟进不足,补仓积极性不高,成交走量欠佳。聚丙烯方面,年底终端制品企业进入清仓去库阶段,多数企业原料补仓维持短线操作,并无节前大量补仓。供应端受到检修增多影响,供应有一定程度下降。

  PVC方面,受美国寒潮叠加针对伊朗、俄罗斯制裁影响,市场担心会导供应中断,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对PVC走也形成一定支撑,但当前PVC供需面驱动整体表现不佳。烧碱方面,随着山东区域内库存持续走低,且非铝下游年前备货增量,散户走货暂可,部分企业价格继续调涨。其他市场价格波动相对有限,多数企业库存压力不大。

  春节临近,下游需求减弱。原油及汽油上涨为PX提供上行驱动,但化工需求偏弱,PX估值依旧低位。美国调油组分库存低位回升,一季度亚洲PX开工下滑及下游化工需求上升,中线考虑PX季节性供需错配的估值修复机会。逸盛12月底检修一套360万吨的装置后,又公布一季度三套装置检修计划,PTA低加工差导致行业产能利用率下滑,但后市下游聚酯减产更为集中,预期行业累库格局难改,绝对价格继续跟随原料运行。

  乙二醇累库,到港预报量下降,节前下游有备货需求。虽然近期开工有所下滑,但预期供应维持偏高位,累库压力可能在节后体现。中长线看,新年度乙二醇维持低投产格局,二季度集中检修及消费季节性回升,供需可能好转,月差预期偏弱。

  短纤价格反弹,春节前后有累库预期,加工差将承压;长线因低投产改善市场供需格局,预期加工差下行空间有限。瓶片期价跟随原料上行,现货价格稳中略涨,过剩格局下,加工差持续承压。

  现货北强南弱,华北华中库存较低,价格上涨,华东华南按量优惠让利,价格偏弱。沙河货源偏紧,市场氛围较好,贸易商惜售。石油焦和煤炭产线小幅盈利,天然气产线条产线,产能小幅下行。临近春节,下游陆续放假,刚需季节性减少,节前仍存在冬储补库预期,但中下游偏谨慎的态度下,预计大幅补库概率较低,节前或震荡运行为主。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泰国原料市场价格继续上涨。国外天然橡胶供应处于高产期,中国云南产区全面停割,海南产区即将停割,上周国内丁二烯橡胶装置开工率大幅回落。上周国内全钢胎开工率大幅回升,半钢胎开工率小幅回升,产成品库存全钢胎继续上升而半钢胎回落。本周青岛地区天然橡胶总库存继续大幅回升至50.43万吨,上周中国顺丁橡胶社会库存回落至1.28万吨,上游中国丁二烯港口库存继续回落至1.98万吨。综合来看,下游需求回暖,橡胶供应趋降,天然橡胶累库,合成橡胶降库,成本面再走强,策略上RU、NR观望,BR偏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跨品种套利继续持有。

  检修计划少,加之连云港德邦计划投产,供应压力较大。周一库存环比下降2.81万吨至144.27万吨,新接订单一般,下游刚需补库为主,预计库存延续高位运行为主。浮法和光伏继续冷修,后续仍存冷修预期,重碱刚需仍有下滑压力。纯碱供需矛盾未解决的格局下,下游节前大幅补库的概率较低。长期仍存在供需压力,预计反弹空间有限。